摄像机主要功能的运用技巧白平衡、光圈、焦距及聚焦
发布时间:2020-06-08


一、白平衡调整

       白平衡调整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由白平衡方式选择开关(WHTBAL)控制,当选择自动白平衡调整时,只要把按钮拨到自动位置(AUTO),机器会自动进行白平衡调整。无须任何操作。

手动白平衡的调整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一个标准的白色物体放置在拍摄现场的光照之下,白色物必须是标准白色测试卡纸,如果没有,也可以用不掺杂色的较白的纸。把白纸放在被摄主体的位置注意不要出现反光点。

第二步:把摄像机镜头对准白色物体,改变镜头焦距,使白色物体充满寻像器屏幕。

第三步:拨动或按下手动白平衡调整按钮,数秒钟后,寻像器上的白平衡指示灯亮或显示出“OK”“COMPELET”等字样,表示白平衡已经调好。若指示灯不亮或显示“NG”(不好),表示白平衡未能调好,可能是光线太暗或者光源色温与3200K相差太远应先解决照明问题或加合适的滤色片,然后再进行调整,直到调好。在拍摄中,如果拍摄现场的照度发生变化或拍摄现场转移,都必须重新调整白平衡,每次拍摄前,都应确认白平衡已调整好。自动白平衡使用方便、简单,但自动调整范围有限,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自动白平衡调整不能提供正确的白平衡,最好使用手动白平衡调整。

①被摄景物或摄像机处于阴影中。

②使用氖灯、水银灯等特别明亮的光源时。

③照度不足时。

④景物有强烈的彩色照明时,如日出、日落、蓝天、雪地等。

⑤拍大特写镜头。

⑥进行微距拍摄时。

二、光圈的运用

拍摄时,变焦镜头的光圈大小必须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来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摄像器件有适当的曝光量。光圈调整分为自动光圈调整和手动光圈调整。

1.自动光圈

是根据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曝光值。当照明均匀,景物明暗反差适中时,可使用自动光圈。此时,光圈可以在一个较大的亮度变化范围内灵活选择和正常工作。当光的照度发生变化时,机器会自动调整进入镜头的光线,保证合适的进光量。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自动光圈可能产生曝光不准的问题。例如,以晴朗天空为背景拍摄人物时,人物的曝光则不足;以黑夜为背景拍摄人物(用人造光源照明)时,人物的曝光则过度。此外,所有的技巧性镜头,在推、拉、摇、移等拍摄过程中,都会遇到景物平均亮度不一的情况,由此而产生的光圈变化使画面效果忽明忽暗,影响画面质量。

以下列出部分不宜使用自动光圈的情况。

①景物的亮度不均匀,尤其是亮度反差很大时。

②景物的亮度同环境的亮度反差很大,或者环境的亮度变化不定时。

③景物的亮度不足或特别亮时。

④景物的亮度显著变化时。

⑤ 运用技巧性镜头时。

2.手动光圈

使用手动光圈时,必须先调整寻像器的亮度与对比度,使它能对影调正确再现,不会使拍摄者对影调的判断产生太大误差。

调整的方法是,开启彩条开关,寻像器上出现彩条的黑白图像,调节寻像器的对比度与亮度,使寻像器中彩条的黑白图像层次清楚。调整好寻像器,就可以进行光圈值的确定。一般先利用自动光圈的测光性能来测定光圈值,然后采用手动方法控制光圈值以取得较理想的曝光。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①当景物的亮度不均匀或亮度反差很大时,先使用自动光圈方式,在同一焦距下分别测得景物亮部与暗部的光圈值。然后由拍摄者决定,是通过照明来改善景物的亮度比,还是对景物的亮部或暗部进行取舍。如果选择后者,就要使用手动光圈。这时,把光圈选择按钮由自动拨到手动,调整光圈,同时观察寻像器上的画面效果,直到自己需要特别表现的部分景物得到很好的表现为止。

②当景物亮度不足或特别亮时,先使用自动光圈方式。光圈将以景物的平均亮度值测量,并停在一相应的光圈值位置上,然后将光圈方式选择按键拨到手动位置,再改变半档或一档光圈实际使用。

③运用技巧性镜头时,如果景物亮度显著地变化就需要用手动光圈。第一种处理方法是以自动光圈方式测出起幅的光圈值与落幅的光圈值,再取两者的中间值,然后采用手动光圈拍摄。第二种处理方法是以落幅画面的光圈值为准,以保证落幅画面的质量。因为一个镜头的连续画面中,落幅画面常常是这个镜头所表现内容的重心,对它的画面质量要求较高。

三、调整焦距的方法

焦距调整有电动变焦、手动变焦两种。

电动变焦通常用来进行平稳、均匀的变焦。要得到特写镜头,按压电动变焦钮w,可以实现由长焦到广角镜头的变换;要进行远距离的拍摄,按压电动变焦钮T,可以实现由广角到长焦镜头的转换。手指按压变焦的压力大小,还可调节变焦的速度,压力大则变焦的速度快,压力小则变焦的速度慢。

有些情况下,镜头需要急拉急推,实现画面景别的瞬间变化,如从全景一下子变为特写,或从特写一下子变为全景,这时电动变焦就无能为力了,必须采用手动变焦即操纵手动变焦杆或镜头变焦环来实现这种快动效果。

四、聚焦

根据景物到摄像机的距离来调整摄像机的焦点,得到轮廓清晰的景物图像的过程称为聚焦。摄像机上的聚焦控制部件主要有聚焦方式选择开关(FOCUS AUTO MANUAL SWITCH)、手动聚焦环。当聚焦方式选择开关拨到自动(AUTO)位置时,可进行自动聚焦调整;当聚焦方式选择开关拨到手动(MANUAL)位置时,可进行手动聚焦调整。

1.自动聚焦

自动聚焦在许多情况下都可得到清晰的画面,操作起来也方便、省事。但在特殊情况下,还是无法得到精确的聚焦效果。以下是几种自动聚焦无法解决的情况。

①透过不清洁的玻璃拍摄物体时。

②拍摄表面光泽的物体时

③被摄物体的一部分靠近镜头,而另一部分远离镜头时。

④拍摄有鲜明平行条纹的物体时。

⑤拍摄白墙等平面物体时。

⑥拍摄大特写或特殊镜头以及使用滤光镜时。

⑦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时。

⑧拍摄较暗的物体时。

⑨有意拍摄聚焦不实的虚像画面时。

2.手动聚焦

实际拍摄中经常用到下面几种手动聚焦方法。

①特写聚焦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聚焦方法。镜头对准被摄主体,按变焦控制钮T或手动变焦杆推到特写或大特写,再以寻像器中画面的虚实来调节聚焦环。这样,被摄主体处在景深范围的中间,在景深范围被摄主体的图像都比较清晰。

当光线较弱时,或是由于光圈较大、焦距较大,导致景深较小时,如果被摄主体在作前后方向的运动,就很容易超出景深范围,使图像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往往采用跟焦点法。

②跟焦点法

采用这种方法往往是由于被摄体处在运动状态,或者由于摄像机运动,或者由于两者

同时运动,导致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跟焦点的具体做法是确定好第一焦点和第二焦点。在拍摄前,对准起幅画面调焦点,称为第一焦点;对准落幅画面调焦点,称为第二焦点,记住它在聚焦环上的位置。在拍摄过程中,将聚焦环第一焦点变动到第二焦点,变动焦点的速度要均匀,要与主体的速度相吻合,以保证摄像过程中画面的清晰度。能否跟得好,主要取决于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主体运动方向、速度判断准确与否。

③超焦距法

这种方法借鉴于摄影。使用超焦距法能获得较大的景深范围,对风光片拍摄特别有利。超焦距法的具体操作是把镜头超焦距作为焦点来聚焦,则从这一距离的一半至无限远之间的每一景物都相当清晰。镜头的超焦距可以用公式求出:超焦距H=1000x(镜头的焦距÷光圈f值)。例如,我们选用一个80mm的镜头,光圈为4,用公式即可求出相应的超焦距H=1000x(80÷4)=20000mm=20m,再把镜头的焦点对准20m处聚焦,这样在10m(即超焦距20m的一半)到无限远的范围中景物都是清晰的。如果把光圈收到16m,根据公式计算,这时的超焦距H=5m,对准5m处聚焦,从2.5m到无限远之间的景物都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

特写聚焦、跟焦点、超焦距都是手动聚焦的具体方法。手动聚焦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通过变焦点,可以使画面中的前景清晰,背景模糊,起到支配观众注意力的作用。在拍摄风光片的过程中,通过调整焦点,时而使远处山峦清晰,近处花朵模糊,时而使远处山峦模糊,近处花朵清晰;也可以使用超焦距,使近处的花朵与远处的山峦之间的每一景物都鲜明清楚。手动聚焦不仅是支配观众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还能创造艺术美。